您的位置:首页 > 政信论坛

政信融媒: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一场迟来正义的及时雨

时间:2025-05-14来源:

距离“工程款60天必须到账”的执行日,仅剩40天。国务院令第802号修订通过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对于机关单位、国企、央企而言,是不容置疑的铁令。这一举措,堪称一场迟来的正义,有望为饱受账款拖欠之苦的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曙光。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数量众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以来,账款拖欠问题却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去年全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突破20万亿元,建筑行业平均账期长达92天,部分项目甚至出现“九年未结清”的极端案例。这绝非个例,而是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真实困境。

账款拖欠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无法按时收回工程款,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工人工资、采购材料,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甚至面临破产风险。陕西某产业园拖欠代建商近亿元工程款,即便胜诉也难以执行,这样的案例令人痛心疾首。在这场“三角债”的漩涡中,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国务院此次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可谓是对症下药,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条例》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应当自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应当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这一规定为中小企业款项支付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让企业心中有了底。同时,《条例》还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防止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进一步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1747367479897

中国政信研究院院长、政信经济学家、政府战略咨询顾问、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创始副院长陈功: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中小企业的有力支持,也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维护。及时支付工程款,有助于中小企业保持资金链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然而,要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机关单位和企业进行严肃问责。同时,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将拖欠账款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记录,让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中小企业自身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付款方式和时间节点;在遇到账款拖欠问题时,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工程款60天必须到账”的规定,是一场迟来的正义,但也是一场及时的雨。它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希望,也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期待着这一政策能够得到切实执行,让中小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