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专家 > 国家智库专家

所属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历

1982年 任教于北京师范学院(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

研究领域

政治学理论、民主政治问题

教育背景

1982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

学术兼职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政治学会理事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成果

[1] 我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2009
[2] 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 2002
[3]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2005
[4] 新的未必是好的 2002
[5] 搞清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002
[6] 战争与美国经济 2002
[7] “天鹅绒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2002
[8] 中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首都部分专家学者笔谈 2002
[9] 美国经济面临考验 2002
[10] 论民族主义思潮 2004
[11] 精神文明读本 1996
[12] 政党政治与官僚政治 1994
[13] 讲政治,是在讲什么? 2003
[14] 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 2002
[15] 中国崛起与台湾问题 2002
[16] 试论邓小平的中国和平崛起思想 2004
[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003
[18]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进程 2003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03
[20] 谈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应对突发事件的优势 2003
[21] 面对“非典”说政体——两岸三地的观察与比较 2003
[22] 实践“三个代表” 创造民族的辉煌 2003
[2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03
[24]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03
[25] 社会主义版的“经理革命” 2004
[26]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命运及教训 2004
[27] 知识经济VS全球化 2001
[28] 论“穷富病”与“增人减效”现象 2001
[29]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01
[30] 美国为何负债累累却经济强盛 2001
[31] 是对手就要争 2001
[32] 《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 2002
[33] 社会主义:满足需要还是改变需要 1998
[34] 资本全球化与亚州经济危机 1998
[35] 从东亚经济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 1998
[36] 富裕之邦岂即真理之地──怎样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 1997
[37] 社会主义与人的需要──关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现实思考 1995
[38] 亚洲金融危机与发展经济学 1998
[39]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社会功能 1994
[40] 关于社会主义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思考 1994
[41] 世界格局与爱国主义 1995
[42] 时代变迁与社会主义 1999
[43] 落后挨打随想 1999
[44] 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 1999
[45] 发展的陷阱与后殖民主义的来临 1999
[46] 第三世界发展的陷阱与新世纪的全球矛盾 2000
[47] 经济全球化: 机会抑或陷阱 2000
[48] 风雨凄迷十年路——匈牙利纪事 2000
[49] 知识使人文明──市民文明素质教育问答 2000
[5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2000
[51] 现代政治中的选举民主 2000
[52] 感觉像在飞 2001
[53] 匈牙利纪事 2001
[54] 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 2005
[55] 邓小平人权理论学习读本 2001
[56] 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 1999
[57] 新帝国主义时代与中国战略 2003
[58] 当代中国的新政治哲学:论以德治国方略 2002
[59] 绥靖、绥靖主义及其现实性 2003
[60] 在自己的营地里长大——近十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变化 2002
[61] “哥伦比亚”失事引爆的价值观论争 2003
[62] 为什么说岳飞是民族英雄 2003
[63] 未来公民的政治意识—— 北京地区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的调查研究 1999
[64] 发展的陷阱—— 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2002
[65] 新经济的冬天来临 2001
[66] 新自由主义与阿根廷危机 2004
[67] 石油考验“新经济” 2000
[68]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与矛盾 2004
[69] 中国的开放需要转型 2000
[70] 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考 1999
[71]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原因辨析 1999
[72] 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 1997
[73] 西方政府决策的幕前幕后──简析西方双层政治权力结构 1994
[74] 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上) 2000
[75] 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下) 1999
[76] 选举与民主 2000
[77] 解读《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2005
[78] 美国政治决策过程分析 1994
[79] 美国经济的政治透视—— 美国国家战略基础条件分析 2000
[80] 中国特色政治文明三论 2002
[81] 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2006
[82] 布鲁斯“分权模式”的不稳定性 1996
[8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 2001
[84]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六大信条 2005
[85] 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篇大文章 2007
[86] 现代西方政治理论 1995
[87]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 2006
[88] 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 2006
[89]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 2005
[90] 民族主义的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 2006
[91] 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的发生基础和社会作用 2007
[92]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 1995
[93] 未来话语 2001
[94]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 1996
[95] “非典”启示录 2003
[96] 社会主义需要新的探索 1993
[9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2006
[98] 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003
[99] 规范性与经验性之争──试析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997
[100] 治国需要新思维 2001
[101] 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1998
[102] 政治学领域需要注意和加强研究的若干学术和理论问题 2006
[103]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 2005
[104] 政府管理科学有为—— 浙江政府管理改革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2007
[105] 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政府管理卷)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