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专家 > 国家智库专家

所属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个人简历

1991年-2006年 8次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进行合作研究。
1993年-2005年 9次前往瑞典哥德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2002年 日本一桥大学任教授。

研究领域

发展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

教育背景

1978年-1982年 在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82年-1984年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87年10月 荷兰兰伊拉斯姆思大学进修。
1990年8月-1991年6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
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
牛津大学中国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武汉大学发展经济学重点研究室研究员
上海经济与法律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天则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劳动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国际劳工组织,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机构的项目专家

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
作为研究项目负责人组织的部分课题有:
[1] 1996年-2000年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收入分配的动态分析” 课题。
[2] 1996年-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 “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 课题。
[3] 1999年-2001年 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招标项目 “中国城市的贫困与失业” 课题。
[4] 2000年-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 “中国收入分配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课题。
[5] 2002年-2005年 福特基金会和瑞典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收入差距与社会政策”课题。
[6] 2006年-2008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公平”。
[7] 2006年-2008年 加拿大国际开发研究基金会(IDRC)资助的“中国青年学者贫困研究网络”。
[8] 2009年 国家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效果的评估”。
[9] 2009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数据库”。
[10] 2010年 国家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研究》”。
[11] 2006年-2010年,福特基金会,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共同资助的“中国农村流动劳动力研究”。
[12] 2011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研究”。
[13] 2011年 国家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新阶段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的部分研究项目有:
[1] 1988年-1992年 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
[2] 1995年-1998年 福特基金会和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收入分配再研究”。
[3]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第1,2,3,4期)。
[4] 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项目(福特基金会资助)“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5] 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项目(福特基金会资助)“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6]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2005》(主编之一)
[7] 《中国发展报告2007》(主编之一)
[8] 《中国发展报告2009》(主编之一)
主要论著:
[1] 赵人伟,李实,[美]卡尔•李思勤 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 李实,[加]史泰丽,[瑞典]别雍•古斯塔夫森 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3] 李实,[日]佐藤宏,[加]史泰丽 主编:《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
[4] 李实,张平,魏众,仲济垠 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5] Carl Riskin, Zhao Renwei, Li Shi: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M.E. Sharpe: New York, 2001.
[6] 李实,[日]佐藤宏 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镇失业、贫困与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7] 岳希明,李实,王萍萍,关冰 著:《透视中国农村贫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8] 李实,白南生 等撰写:《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趋向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10月第一版.
[9] Li Shi, Hiroshi Satō, eds. Unemployment,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urban China. Psychology Press, 2006.
[10]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编:《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
[11] Shi Li: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Scenario, challenges and public policy[M]. ILO, 2008.
[12] Bjorn A. Gustafsson, Li Shi, Terry Sicular: Income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08.
[13] Shi Li, Sato H., Sicular T.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Challenges to a Harmonious Socie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4] 李实,赖德胜,罗楚亮 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主要论文:
[1] 邢春冰、贾淑艳、李实:《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已被录用)。
[2] 万海远,李实:《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3] 杨穗,高琴,李实:《中国社会福利和收入再分配:1988—2007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4] 杨娟,张绘,李实:《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农村村特征关系研究》,《财政研究》,2013年第8期,第43-47页。
[5] 徐建炜,马光荣,李实:《个人所得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了吗——基于对1997—2011年微观数据的动态评估》,《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第53-71页。
[6] 李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具体可行的改革措施》,《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第5期。
[7] 李婷,李实:《中国收入分配改革:难题、挑战与出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5期,第32-43页。
[8] 冯毅,李实:《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及其变动》,《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第4期,第57-67页。
[9] 李实,赵人伟,高霞:《中国离退休人员收入分配中的横向与纵向失衡分析》,《金融研究》,2013年第2期,第1-18页。
[10] 陈纯槿,李实:《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1989~2009》,《管理世界》2013年第1期,第45-55页。
[11] 李实:《城乡差距是收入分配的最大不公》,《农村工作通讯》,2012年第20期。
[12] 王建国,罗楚亮,李实:《外出从业收入核算方式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8期。
[13] 李实:《理性判断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8期。
[13] 夏庆杰,李实,宋丽娜,Simon Appleton:《国有单位工资结构及其就业规模变化的收入分配效应:1988—2007》,《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14] 李实,罗楚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变动与长期趋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4期。
[15] 杨娟,Sylvie Démurger,李实:《中国城镇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16] 李实:《可用收入分配满意度来替代基尼系数》,《人民论坛》,2011年第22期。
[17] 约翰•奈特,邓曲恒,李实,杨穗:《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管理世界》,2011年第11期。
[18] 杨娟,李实:《下乡经历对知青收入的影响》,《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5期。
[19] 叶林祥,李实,罗楚亮:《行业垄断、所有制与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1年第4期。
[20] 邢春冰,李实:《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4期。
[21]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22] 李实:《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23] 李实,杨穗:《养老金收入与收入不平等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3期。
[24] 叶林祥,李实,罗楚亮:《效率工资、租金分享与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11年第3期。
[25] 李实:《经济改革和收入分配》,《中国市场》,2011年第3期。
[26] 李实,赵人伟:《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扩大》,《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2011年第2期。
[27] 邢春冰,李实:《中国城镇地区的组内工资差距:1995—2007》,《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28] 李实:《正确看待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12期。
[29] 李实,宋锦:《中国城镇就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30] 李实,杨修娜:《中国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比较体制》,2010年第10期。
[31] 李实,杨修娜:《分配改革怎样实现农民增收?》,《时事报告》,2010年第8期。
[32] 李实:《注意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的四大问题》,《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第7期。
[33] 岳希明,李实,史泰丽:《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3期。
[34] 李实,李婷:《库茨涅兹假说可以解释中国收入差距变化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3期。
[35] 李实:《我国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6] 罗楚亮,李实:《初次就业、失业及收入效应与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机会》,《改革》,2009年第9期。
[37] 罗楚亮,李实,赵人伟:《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经济学家》,2009年第9期。
[38] 何平,李实,王延中:《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公共财政支持研究》,《财政研究》,2009年第6期。
[39] 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
[40] Sylvie Démurger,Martin Fournier,李实,魏众:《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不同部门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41] 佐藤宏,李实:《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份、家庭文化和教育》,《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4期。
[42] Sylvie Démurger,Martin Fournier,李实,魏众:《中国经济改革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地区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2期。
[43] 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44] 李实:《世界的分化》简评》,《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2期。
[45] 李实:《将会加剧社会财富的集中》,《人民论坛》,2007年第23期。
[46] 罗楚亮,李实:《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47] 王海港,李实,刘京军:《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48] 李实:《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49] 丁赛,董晓媛,李实:《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城镇女性就业、收入及其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4期。
[50]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1] 李实:《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灰色的风景线——评《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52] 李实,马欣欣:《中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与职业分割的经验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53]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10月。
[54] 藤宏,李实,岳希明:《中国农村税赋的再分配效应1995-2002——世纪之交农村税费改革的评估》,《经济学报》, 2006年第2期。
[55] 李实:《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56] 李实:《11.8:1解码收入差距》,《数据》,2005年第7期。
[57] 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58] 李实,王亚柯:《中国东西部地区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
[59] 岳希明,李实:《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目标定位》,《中国与世界经济: 英文版》,2004年第12期。
[60] 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乡镇论坛》,2004年第8期。
[61] 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和非正规再就业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4期。
[62] 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率的重新估计》,《经济学动态》,2004 年第4期。
[63] 李实,岳希明:《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最新变化》,《财经》,2004年第4期。
[64] 李实:《青海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科学决策》,2004年第3期。
[65] 李实:《中国收入差距再估计》,《绿色中国》,2004年第Z1期。
[66] 郭荣星,李实,邢攸强:《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收入分配——光正公司和创大公司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67]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8] 李实:《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其原因》,《经济管理文摘》,2003年第4期。
[69] 李实,J.奈特:《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70] 李实:《对基尼系数估算与分解的进一步说明——对陈宗胜教授评论的再答复》,《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71] 李实,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
[72] 赵耀辉,李实:《中国城镇职工实物收入下降的原因分析》,《经济学 (季刊)》,2002年第2期。
[73] 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74] 李实:《中国农村女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经验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75] 刘树成,李实:《“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江南论坛》,2000年第10期。
[76] 刘树成,李实:《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77] 李实:《对收入分配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对陈宗胜教授评论的答复》,《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78] 李实,魏众,古斯塔夫森:《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79]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会计之友》,1999年第12期。
[80] 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81]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82] 李实:《阿玛蒂亚•森的主要学术贡献》,《经济管理》,1999年第1期。
[83]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84]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85]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
[86] 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87] 林青松,李实:《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
[88] 李实,史泰丽,别雍. 古斯塔夫森:《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89] 李实,J.奈特:《中国财政承包体制的激励和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90] 李实:《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年第2期。
[91] 李实,尚列:《国有大中型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的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
[92] 张问敏,李实:《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93] 李实,刘小玄:《攀比行为和攀比效应》,《经济研究》,1986年第8期。
[94] Deng Q, Gustafsson B, Li S.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Persistence in Urban China[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13.
[95] Duvivier C, Li S, Renard M F. Are workers close to cities paid higher nonagricultural wages in rural China?[J]. Applied Economics, 2013, 45(30): 4308-4322.
[96] Démurger S, Li S. Migration, Remittances, and Rural Employment Patterns: Evidence from China[J].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 2013, 37: 31-63.
[97] Sato H, Li Shi. 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current family wealth in rural china[J].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 54(1): 95-117.
[98] Gao Qin, Yang Sui, Li Shi. The Chines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1988–2007[J].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1-20.
[99] Xing C, Li S. Residual wag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1995–2007[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 23(2): 205-222.
[100] Démurger S, Li S, Yang J. Earnings differential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in China: Exploring changes for urban local residents in the 2000s[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 23(1): 138-153.
[101] Gao Q, Yang S, Li S. Labor contracts and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 Knight J, Deng Q, Li S. The puzzle of migrant labour shortage and rural labour surplu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1, 22(4): 585-600.
[103] Li S. Issues and options for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China[J].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1, 9(01): 72-109.
[104] Gustafsson B, Shi L, Nivorozhkina L. Why are household incomes more unequally distributed in China than in Russia?[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1, 35(5): 897-920.
[105] Knight J, Shi L, Quheng D. Son preference and household income in rural China[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10, 46(10): 1786-1805.
[106] Li S.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J]. China Perspectives, 2010, 4: 4-15.
[107] Knight J, Shi L, Quheng D. Education and the poverty trap in rural China: closing the trap[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10, 38(1): 1-24.
[108] Ding S, Dong X Y, Li S. Women's employment and family income inequality dur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J]. Feminist Economics, 2009, 15(3): 163-190.
[109] Démurger S, Gurgand M, Li S, et al. Migrants as second-class workers in urban China?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9, 37(4): 610-628.
[110] Deng Q, Li S. What lies behind rising earnings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Regression-based decompositions[J].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2009, 55(3-4): 598-623.
[111] Knight J, Shi L, Quheng D. Education and the poverty trap in rural China: setting the trap[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9, 37(4): 311-332.
[112] Li S, Luo C. Growth pattern, employ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 what the experience of Republic of Korea and Taipei, China reveals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2008, 25(1-2): 100-118.
[113] Li S, Gustafsson B. Unemployment, earlier retirement, and changes in the gender income gap in urban China, 1995–2002[J].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2008: 242-266.
[114] Shi L, Sai 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come Inequality between a Minority and the Majority in Urban China: The Case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J]. The Review of Black Political Economy, 2008: 1-15.
[115] Li S. Comment on “Reform, Growth, and Inequality in China”[J].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8, 3(1): 159-160.
[116] Li S, Luo C. Growth pattern, employ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 what the experience of Republic of Korea and Taipei, China reveals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2008, 25(1-2): 100-118.
[117] Sicular, T., Ximing, Y., Gustafsson, B., & Shi, L. (2007).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53(1), 93-126.
[118] Démurger S, Fournier M, Li S. Urban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sited (1988–2002)[J]. Economics letters, 2006, 93(3): 354-359.
[119] Borooah V K, Gustafsson B, Li S. China and India: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north and south of the Himalaya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6, 17(5): 797-817.
[120] Démurger S, Fournier M, Shi L, et al.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with Rising Segmentation in China's Urban Labor Market*[J]. Asian Economic Papers, 2006, 5(3): 58-101.
[121] Gustafsson B, Shi L, Zhong W.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Urban China and in China as a Whole in 1995[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6, 52(2): 173-188.
[122] Knight J, Shi L. Three poverties in urban China[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 10(3): 367-387.
[123] Knight J, Li S. Unemployment duration and earnings of re-employed workers in urba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6, 17(2): 103-119.
[124] Shi L, Zhong W, Sai 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equality and the Reason of China Residents’ Property Distribution[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5, 6: 4-15.
[125] Knight J, Li S. Wages, firm profitability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urba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5, 16(3): 205-228.
[126] Gustafsson B, Li S.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 15(3): 292-301.
[127] Gustafsson B, Shi L, Sato H. Can a subjective poverty line be applied to China? Assessing poverty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1999[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4, 16(8): 1089-1107.
[128] Li S, Yue X. Investigation on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na[J]. Financial Magazine, 2004: 3-4.
[129] Gustafsson B, Shi L. The Ethnic Minority‐Majority Income Gap in Rural China during Transition*[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3, 51(4): 805-822.
[130] Gustafsson B, Li S, Nivorozhkina L, et al. Rubles and Yuan: Wage Functions for Urban China and Russia at the End of the 80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3, 50(1): 1-17.
[131] Gustafsson B, Shi L. Income inequality within and across counties in rural China 1988 and 1995[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9(1): 179-204.
[132] Shi L, Knight J. Three Poverties in Urban China[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2, 10: 006.
[133] Gustafsson B, Shi L. The anatomy of rising earnings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1, 29(1): 118-135.
[134] Gustafsson B, Shi L. The effects of transi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hina[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1, 9(3): 593-617.
[135] Gustafsson B, Shi L, Nivorozhkina L, et al. Rubles and Yuan: Wage Functions for Russia and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1, 50(1): 1-18.
[136] Gustafsson B, Li 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ender earnings gap in urban China[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0, 13(2): 305-329.
[137] Knight J, Shi L.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centives, redistribution and reform in China[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1999, 27(1): 5-32.
[138] Shi L. Effects of labor out-migration on income growth and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J].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1999, 28(1): 93-114.
[139] Gustafsson B, Shi L. Inequalit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1980s: locational aspects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J]. Asian Economic Journal, 1998, 12(1): 35-63.
[140] Gustafsson B, Shi L.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poverty, 1988[J].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1998, 36(4): 387-406.
[141] Gustafsson B, Shi L. Types of 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1980s[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1997, 43(2): 211-226.
[142] Knight J, Shi L. Cumulative causation and inequality among villages in China[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1997, 25(2): 149-172.
[143] Knight J, Shi 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the Rural-Urban Divide in China[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58(1): 83-117.
Some Working Papers / Research Papers / Research Reports / Discussion Papers:
[1] Li S. Making a more effective income distribution policy for inclusive development: China’s experiences.’[C]//Global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on Inclusiv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ternational Poverty Reduction Center in China, UNDP China. 2012: 41-64.
[2] Gao Q, Yang S, Li S.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2002-2007: Is Market or Social Policy the Driving Force?[Z][R]. Fordham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12.
[3] Li S, Luo C, Sicular T. Overview: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2002-2007[R]. CIBC Working Paper, 2011.
[4] Ding S, Li S, Myers S L. Inter-temporal changes in ethnic urban earnings disparities in China[R]. CIBC Working Paper, 2011.
[5] Yang J, Démurger S, Li S. Do employees in the public sector still enjoy earnings advantages?[R]. CIBC Working Paper, 2011.
[6] Li S, Song J. Changes in the gender wage gap in urban China: 1995-2007[R]. CIBC Working Paper, 2011.
[7] Sato H, Shi L. Revolution and family in rural China: 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current family wealth[J]. Available at SSRN 1136385, 2008.
[8] Li S, Zhao R.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China, 1995-2002[M]. Research Paper, UNU-WIDER,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 2007.
[9] Li S, Wang P, Yue X. The Causes of Chronic and Transient Pover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overty Reduction Policy in Rural China[R]. PEP-PMMA, 2007.
[10] Yue X, Li S, Wang P. The Causes of Transient Poverty and its Implication to Poverty Reduction Policy in Rural China[J]. Final Report to Poverty and Economic Policy (PEP) Network, downloadable from http://www. pep-net. org, 2005.
[11] Fleisher B M, Li H, Li S, et al. Sorting, sel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turn to college education in China[R]. IZ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4.
[12] Woo W T, Li S, Yue X, et al. The poverty challenge for China in the new millennium[J]. report to the Poverty Reduction Taskforce of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Project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4.
[13] Knight J, Shi L, Renwei Z. Divergent means and convergent inequality of incomes among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urban China[M]. Research Paper, UNU-WIDER,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 2004.
Chapters in books:
[1] Gustafsson B, Li S, Sicular T, et 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China, 1988, 1995, and 2002[J].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2008: 35-60.
[2] Gustafsson B, Li S, Sicular T.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Issues and trends[J].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2008: 1-34.
[3] Sicular, T., Yue, X., Gustafson, B., & Shi, L. (2008). The Urban-Rural Gap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93-97.
[4] Gong X, Kong S, Li S, et al. Rural-urban migrants: A driving force for growth[J]. In "China’s Dilemma: Economic Growth,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Ligang Song and Wing Thye Woo (eds), ANU E Press, Asia Pacific Press,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and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China), 2008: 110-152.
[5] Knight, John, Li Shi, and Lina Song. The rural-urban divide and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China. In "Human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Keith B. Griffin", edited by James K. Boyce, Stephen Cullenberg, Prasanta K. Pattanaik, and Robert Pollin,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2006): 44.
[6] Gustafsson B, Shi L. Surveys–three ways to obtain household income data. In "Doing fieldwork in China", edited by Maria Heimer, and Stig Thogersen,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129-152.
[7] Knight J, Shi L, Renwei Z. A spatial analysis of wages and incomes in urban China: divergent means, convergent inequality[J]. In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edited by Carl Riskin, Zhao Renwei and Li Shi). M.E. Sharpe: New York, 2001: 133-66.
[8] Gustafsson B, Li S. A more unequal China? Aspects of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quivalent income[J]. In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edited by Carl Riskin, Zhao Renwei and Li Shi). M.E. Sharpe: New York, 2001: 44-83.
[9] Carl Riskin, Li S. Chinese Rural Poverty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oor Regions. In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edited by Carl Riskin, Zhao Renwei and Li Shi). M.E. Sharpe: New York, 2001.
[10] Li S. Efficiency and redistribution in China’s revenue sharing system[J]. In "Governance, Decentralization, and Reform in China, India, and Russia", edited by Jean-Jacques Dethier,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