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
1999年7月-2001年8月 在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2001年8月-2005年9月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工作。
2002年9月-2002年11月 受聘于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
2005年9月- 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2009年5月 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
1989年9月-1993年7月 在郑州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 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民法学博士学位。
2003年11月-2004年3月 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
2011年9月-2012年2月 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律顾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咨询组成员
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
大连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青岛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厦门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代表性论文:
[1] 《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从》(第6卷),1997年。
[2]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 《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4] 《物权保护制度的立法选择》,载《中外法学》,2006年第1期。
[5]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
[6] 《论倡导性规范》,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1期。
[7] 《物权法的任意性规范及其适用》,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
[8] 《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
[9] 《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0] 《论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构成》,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2期。
[11] 《从“照着讲”到“接着讲”》,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2期。
[12] 《论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中国元素”》,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4期。
[13] 《论合同行为的一般生效条件》,载《法律适用》,2012年第7期。
[14] 《论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区分》,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1期。
[15] 《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6] 《民法典的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载《清华法学》,2014年第6期。
著作:
[1] 《合同法新论•分则》,郭明瑞、王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王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 《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王轶(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物权变动论》,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王轶,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科研项目:
[1] 《物权变动立法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00年。
[2] 《规范分析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00年。
[3] 《民法规范论:类型及其配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06年。
[4] 《民法学方法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08年。
[5] 《民法规范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10年。
[6] 《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