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信参事

奋进新征程,擘画新蓝图——评李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5-03-05来源: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幅精准详实的发展画卷,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又为新一年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彰显了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坚定决心与务实担当。

2024年:稳健前行,成果斐然

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这一稳健的增速不仅展示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也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稳稳地把住了粮食安全主动权,为保障国家民生、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体现了政府在就业优先政策上的持续发力,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更是彰显了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绿色出行和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2025年:目标明确,砥砺奋进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延续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既考虑了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也兼顾了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设定了合理区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的预期,有助于稳定物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的目标,则分别从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两个维度,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点工作:精准发力,聚焦关键

财政与投资:强化支撑,激发活力

财政方面,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拟安排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同时,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这些举措旨在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与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创新发展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民生领域:多点开花,保障福祉

教育、市场环境、开放、住房、乡村振兴、城镇化、生态、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涵盖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提升我国的开放水平,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将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将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提升城镇化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将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劳动者权益;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潜在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实现这些目标和推进重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潜在挑战。例如,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政风险,需要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技术创新、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政信研究院长、政信经济学家、政府战略咨询顾问、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原创始副院长陈功: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在财政方面,建立健全财政风险预警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在房地产市场方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202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重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实干精神和创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政信融媒编辑